Search

推動智慧城市不只是得獎,更要實用

今天我受邀出席「2017智慧城市新經濟力論壇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推動智慧城市不只是得獎,更要實用

今天我受邀出席「2017智慧城市新經濟力論壇-智慧創新x翻轉城市」,以「規劃智慧藍圖‧成功翻轉城市」主題,發表專題演講;台灣推動智慧城市近10年,各城市都有推動的經驗,國際間也有相關評比,今年桃園得到智慧城市論壇(ICF)「2017全球7大智慧城市」TOP7獎項,在智慧校園、智慧防災、智慧環境監控等項目得到評審的肯定。

對我來說,智慧城市不只有科技的面向,也不只是要得獎,重點是要讓市民覺得好用、可以接受,從智慧治理、智慧生活、智慧產業三面向著力,讓整個城市「更Smart」。

桃園推動智慧城市有三個面向,包括智慧治理、智慧生活、智慧產業等。在智慧治理面向,「水情看桃園」APP可監測河川的水位,瞭解防災備援的情況,有一次風災,剛好我與在國外參訪,透過「水情看桃園」APP的資訊,立刻知道水情,幫助我迅速做判斷。

環保「天羅地網」系統配合環境監測中心6個工作站進行稽查,一旦發生公害事件,可以在出勤前就知道附近所有工廠的污染源資訊,到達現場後,也可以快速判斷污染源。

「智慧行動派遣119」APP則讓消防員在出勤時,於到達現場之前,就能得知包括建築物的構造圖、使用執照、消防栓,以及現場是否有獨居老人等。原本這個APP的建築資訊常出現錯誤,後來我們發現,有許多建築物實際情況與登記的資訊不符,因此我們立即搭配Google街景,把誤差降到最低;另外也有「智慧區里」系統,提供里長更有效率的通報案件管道。

在智慧生活面向,我們推出多項措施,包括:今年3月2日通車的機場捷運,率先與中華電信合作推出「機場捷運4G+wifi」,推展全方位4G寬頻應用;「虎頭山智慧導覽APP」以虎頭山公園做為示範區,進行數位導覽資源製作及數位化,提供風景區園區觀光資源服務。

「智慧學校」透過電子書包與雲端學習管理系統的全方面系統,有效整合課前、課中及課後的教學與學習;「桃園市市民卡」更是桃園市的強項,目前發行86萬張,是全台灣單一城市卡發行量最多的,可以當員工證、學生證、借書證、運動卡、敬老卡,也可以搭乘捷運及公車、結合悠遊卡小額消費、繳納規費等,目前也推廣結合社區門禁卡,持續開發新的功能。

在智慧產業方面,則運用包括Beacon推播技術、互動電子看板、AR導覽等技術,甚至是加入O2O的營銷模式,提供智慧服務,打造更多「智慧商城」。

另外,桃園是年輕指數最高、也是高科技成份最高的城市,青年創業的潛力很大。我們將以中央「亞洲‧矽谷」計畫作為平台,台北的軟體文創、新竹的半導體IC設計、桃園的ICT產業可以相互合作。

桃園在青年創新創業聚落計畫方面,也設立青創指揮部、新明青創基地、安東青創基地等3個青創中心,未來還有包括虎頭山物聯網(IoT)創新基地、幼獅國際青年創業村、中原創業創新中心等青創聚落;也規劃設立「亞洲創新人才交流中心」,讓更多創新研發公司進駐交流,提供創新創業更多支持。

為了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,智慧城市應該要創造「更好的連結」、「更透明」、「更多參與」、「更高效率」、「更多綠能和循環經濟」等效果。

未來,桃園將持續推廣「YouBike微笑單車」,未來也將成立U-car電動車租賃站。目前桃園公車系統大量採用電動巴士,也鼓勵淘汰二行程機車購買電動機車,最高補助3萬1,000元,推動以來,二行程機車從12萬減少到8萬輛,實踐綠能、循環經濟精神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